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(记者窦世平)9月12日,北京中关村综合保税区(以下简称“中关村综保区”)亮相2025服贸会“海淀之夜”。恰逢中关村综保区开关运作一周年,其相关负责人介绍,自2024年9月正式开关运作以来,中关村综保区不仅在空间规划、功能平台上实现高标准建设,更在政策创新与通关便利化方面率先突破。
让创新“轻装上阵”。中关村综保区为研发创新“量身定制”产业空间:一期12万平方米研发空间已全面启用,4.8-7米层高,500~1000kg/㎡承重满足精密设备整机入驻及各类研发需求;二、三期建设正稳步推进中,二期28.8万平方米(2026年年底投入使用)将打造中试基地,助力实现“实验室到生产线”的关键跨越;三期规划国际会议中心、保税展示空间、危废处理区等,将进一步拓展与企业研发适配的空间场景,为持续导入高水平科研项目和全球创新资源奠定坚实基础。
“硬设施”加速落地。中关村综保区依托综保区进口设备免税,实验耗材保税,入区即享退税,通关便捷高效等特殊政策优势,重点打造“三大专业化功能平台”,精准服务科技创新。一是产业共性技术平台,聚焦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,推动设备共享、产学研协同。二是超洁净查验平台,为集成电路和高端检测领域,提供千级/万级洁净专业环境,保障晶圆、芯片等高敏物料通关“零污染”;三是特殊物品查验平台,配备-80℃深冷存储设施,面向生物医药企业,支持生物样本、特殊试剂安全查验与暂存,严守生物安全,提升通关效率。
“软服务”护航升级。同时,中关村综保区创新构建“1+5+N”科创出海服务体系:“1”个核心平台,线上线下(300959)协同,线上智能匹配最优政策和通关流程;线下服务大厅,海关、税务、政务、金融、知识产权及专业机构专家驻场,提供“面对面”服务;“5”项加速服务,整合北京市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直通车综合服务平台及海淀区出海资源,精准帮助企业找政策、找服务、找信息、找资金、找伙伴;“N”个海外站点,依托中关村科学城—香港创新加速器,持续拓展N个海外站点,推动科技企业加速融入国际市场,让企业“走出去”底气更足、市场更广。
让企业“破浪前行”。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,入区企业可利用区内“研发设备免税,研发料件保税,入区货物视同出口进行退税”等税收及贸易便利化政策,做到“省钱、省事、省时”。同时,中关村综保区与中国(北京)自贸试验区、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“四区叠加”政策高地。目前正在聚焦企业共性诉求,开展“特殊生物制品和研发物品一体化通关”试点项目,联合市药监等部门探索北京市高风险特殊物品入境联合监管机制,同时围绕企业创新发展,积极研提促进中关村综保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。
未来,中关村综保区将对标国内外先进科技园区,聚焦高精尖产业领域,在跨境数据流通、通关便利化等关键领域深化政策先行先试,为园区发展注入无限发展潜力和可能。
鼎配配资,俊升配资,正规的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